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致富技术 > 正文
    购物车
    0

    小麦的白麦头今年怎么这么多?到底是什么病? ​

    信息发布者:常海花
    2018-05-31 21:17:53   转载

    小麦的白麦头今年怎么这么多?到底是什么病?


             连续几天的阴雨终于结束,麦田里终于见到了久违的阳光,但是这几天地里的枯白穗(白麦头)却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好多的老百姓看着逐渐增多的白穗而一筹莫展。那么,这些白穗到底是什么情况呢?

           小编为此在多块麦田做了详细调查了解,得到答案:单单就我地小麦田出现的白穗而言,主要是由两种病害导致出现的,一个是小编早在4月13日就推文呼吁重视的茎基腐病详情点击:被誉为小麦癌症的茎基腐病今年来势汹汹,你真的了解它吗?,另一个是小编更是多次推文呼吁防治的小麦赤霉病。当然还有根腐病引起的白穗,但是很少很少。

            单单说茎基腐病与赤霉病这两种病害其实每年都有发生,但是由于今年冬季干旱加严寒与土壤盐渍化加重、耕层逐年变浅等因素,今年小麦的茎基腐病确实发病早、发病重;赤霉病方面由于我地自抽穗后到扬花结束经历了近几年少见的多场降雨,给赤霉病发生流行创造了高度有利的条件,所以赤霉病发生也明显重于往年。


          说到这里想必广大农民朋友们都明白了今年小麦白穗多的原因了吧,就是茎基腐病与赤霉病发生都重于往年,而这两种病害的危害症状都会引起小麦枯白穗,所以地里的枯白穗较往年而言就多了一些。

    虽然这两种病害都引起枯白穗,但是据小编调查发病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就茎基腐病而言,白马湖、新盛店、双庙与苏留庄的部分区域偏重一些;而赤霉病发病相对就广泛一些,但是花期降雨量大的雷集、津期店、田庄与宋楼发病相对重一些。那么,我们如何区分这两种病害呢?

    有经验的农户其实不难发现,这两种病害虽然都引起的白穗,但其实在多方面还是有很大差异的,我们来简单聊一聊两者的不同点:首先是病原菌不同,赤霉病主要是禾谷镰孢菌侵染所致,而茎基腐病主要是由于假禾谷镰孢菌侵染所致;

    再就是危害部位不同:虽然赤霉病也会引起苗枯、杆腐等症状,但是它最常见的侵染部位是麦穗,常常引起穗腐。而茎基腐病主要侵染部位是小麦的茎基部,一般最早在根茎连接处先发病,首先变成巧克力色,继而进一步发展导致茎杆坏死,引起单蘖的茎、叶、穗全部枯死。

    还有就是麦穗枯白表现不一样:赤霉病导致的白穗常常是麦穗的一部分,最常见的半截白麦头,同时有时可见粉红色霉层,很少有整个麦穗全部枯白的;而茎基腐病引发的白穗一定是整个麦穗都枯白的,同时旗叶与茎杆也全部干枯。


    下面这张图是以赤霉病为主田间实拍图:

    下面这张图是以茎基腐病为主的实拍图:

    当然,还有好多的麦田是两种病害混发引起的枯白穗,看到这里我们也很容易区分了,最后我们说一下防治。严格来说这两种病害在出现白穗以后再采取措施已经晚了,因为坏死部位是不可逆转的,即便你把小麦体内的致病菌全部杀死,枯死的麦穗也不可能复原,所以这两种病害在防治上要掌握主动出击的原则,力争防患于未然。

          赤霉病最佳防治时期是齐穗后至扬花期,正常年份见花施药,一般喷药一到两次,多雨多雾年份要在齐穗后、扬花期防治二到三次,药剂可选用咪鲜胺.戊唑醇、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多菌灵.三唑酮或氰烯菌酯等。

           茎基腐病的防治目前来说比较棘手,但是更要早,要把更多的措施实施在播种前,概括来说就是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农艺措施来降低发病率,包括深翻土地降低耕层上部菌源浓度同时促进根系发育健壮植株、播前撒施杀菌剂土壤处理、播前选用优质种衣剂高浓度包衣、增施有机肥、选用太麦198、山农25等相对耐病品种、拔节初期喷淋小麦茎基部等一系列措施,若是发病十分严重的地块只能采取轮作倒茬的措施来从根本上解决该病的发生。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